《電子煙》強制性國家標準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。據悉,隨著各大主流電子煙品牌相繼取得“牌照”,電子煙國標產品上市在即。
日前,有媒體爆出電子煙國標產品將參照乙類卷煙加征36%的消費稅,由此市面上主要產品或將面臨至少30%的漲價。而在10月1日之前仍可正常銷售的非國標產品,因不涉及消費稅,并不在漲價之列。記者從多個電子煙門店了解到,由于普遍擔心加征消費稅后國標產品將大幅漲價,今年3月乍起的電子煙“囤貨潮”在多地再度上演。
記者來到位于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附近的一家電子煙店實地探訪,發現這家面積不到10平米的門店,不時有消費者上門選購產品。該店店主向記者表示,原本以為“囤貨潮”會在9月份出現,沒想到在7月底就提前來了。顧客大都是擔憂電子煙加稅后價格上漲,再加上口味電子煙即將停產,最近開始囤貨。
在記者探訪的過程中發現,電子煙煙彈囤貨已是普遍現象,不僅在北京,在其他城市也是如此。
“大家都在說漲價在所難免,以后起碼會漲價三成,我這邊各個品牌的暢銷口味早就賣完了,”一位深圳的電子煙店店主說,“現在市場上囤貨熱情非常高,基本都是十盒十盒買。”
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有不少用戶都認為這兩個月是囤貨的最后機會。
“和國標產品只有煙草口味相比,非國標產品價格實惠,還有更喜歡的口味,為什么不囤呢?”消費者張澤濤表示。“身邊的朋友都預測以后會漲價,比如原本99元三顆的,以后可能要130,所以就趕緊多買一些。”
“下手有點晚了!我跑了五家店才買到熱門口味,很多店已經開始缺貨了。”另一位消費者王鵬表示。
一名蘇州的電子煙店店主告訴記者,由于消費者囤貨熱情高,自己并不擔心能否在10月1日之前清完非國標庫存,而是擔心能否在這段時間進到更多的爆款產品。
有關專家表示:“消費者開始囤貨,一是對新國標產品持不確定的態度,二是為了節省未來的開銷。不過從長遠來看,國家對電子煙管控的完善是好事,電子煙行業會越來越走向正規化。”